在疫情防控中展示军人本色——退役军人、霸州开发区医院院长王英抗疫纪实
发布时间:
2020-02-28 10:51 信息来源:廊坊市退役军人事务局
分享:
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,社会各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会议精神,全力以赴积极投身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之中。退役军人、霸州开发区医院院长王英,认真履行基层卫生院院长兼农村党支部书记职责,不顾自己年逾花甲身体不好,从接到市委市政府及主管部门通知部署之时开始,就像四十年前投身于那场著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一样,立即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中,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军旗飘扬,认真做好医疗卫生疫情防控工作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王英成了全市退役军人的一面旗帜。他带领廊坊红十字霸州开发区医院全体同仁,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,主动放弃春节休假,夜以继日,全力投入到这场前所未有的没有硝烟的战役之中,把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过硬作风展示得淋漓尽致。
王英是一名退役军人,也是二级综合医院院长。他深知,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1月27日晚7时,开发区医院接到市卫健委和城区办党委通知部署后,他当即组织召开紧急院务会议,对医院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。随后,按照上级分工,带领医院4名员工,于当日凌晨赶赴大广高速霸州出口处设点,24小时分班对过往人员展开登记和体温检测等相关工作。此后,他不光参加、处理好繁忙的会务、院务,还坚持每天三次到检测点察看疫情防控的检测情况。
守土尽责,筑起农村疫情防控铁壁铜墙。身为中共岔河集村党支部书记,他从全市疫情防控会议召开的当天,就按照乡党委部署要求,连夜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,研究安排全村疫情防控工作,并要求两委班子成员要做到“四靠前”。为对全体村民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,他安排专人在大街小巷制作悬挂出宣传标语,普及疫情防控知识。组织村民轮流开展巡逻、排查工作。临街住户按有关规定一项项抓好落实,科学防控保民安。村里垃圾处理,做到日清日结,清运地面和车辆随时消毒灭菌,保持全村卫生整洁。
为阻断全村疫情传播渠道,王英按照上级部署要求,下达通知并组织村两委班子和相关村民上街,关停了村里所有商铺门店;对于规定内涉项营业超市、药店,要求各家要对所有进店人员进行严格检测,严令各营业门店不准哄抬物价,借机牟利,同时认真做好食品、药品安全工作。
针对本村毗邻国道沿线、接壤雄安新区实际,王英与村两委认真研究,周密安排,在全村各路口设立了5个疫情防控检测点,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全员出动,昼夜轮值,并安排10名村民和6名志愿者一起,在各检测点坚守执勤岗位,严格检测过往人员和车辆。
军魂永在,在疫情防控中续写军人大爱。王英是一名退役军人,在部队就养成了军令如山、雷厉风行的素养。从军经历印证了一点,这就是:军魂永在,爱心永存。为了实现自己的爱国理想,他于1978年,光荣地应征入伍去成都军区某部服兵役,成为了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。在部队新兵连集训结束不久,他又同所在部队指战员一道,奉命奔赴广西边陲跨过龙州水口镇,冒着炮火硝烟,置生死于度外,投身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之中,胜利地完成了战斗任务,从友谊关凯旋。
面对国难,他自觉体现一名退役军人奉献爱心的人生价值。2003年3月,在抗击非典工作中,他第一时间回到家乡岔河集村,以一个共产党员身份,为村里捐赠了5000瓶84消毒液。同开发区医院36名医护人员一道,按时到达市区指定地点的廊霸线霸州段监测点和霸州火车站监测点,进行过往人员登记和测体温工作。2008年5月13日,他在汶川地震发生第二天,便率领医院两名外科骨干员工、带着自己捐赠灾区的13顶帐篷和20箱84消毒液,连夜赶赴四川平武县抗震救灾一线参战,表达了他对自己从军之处、被我视为第二故乡灾民的关爱之情。
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,他又在第一时间,给村里执勤人员每人买了军警棉皮靴、大衣、棉帽、口罩等防护物品,价值5000元,并以一个普通党员身份,捐款7000元。目前,他正与医院同仁和本村村民一道,以最灿烂的笑脸,最阳光的姿态,最炽热的情怀,继续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战“疫”之中,在自己卫生医务和农村党务工作岗位上,务实拼搏,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退役军人的大爱答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