邯郸市积极推动“我为退役军人办实事”活动走实走深
发布时间:
2021-09-07 19:11 信息来源:邯郸市退役军人事务局
分享:
今年以来,邯郸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厅《开展“我为退役军人办实事”活动实施方案》要求,坚持“三强化、四做到”(即:强化组织领导、强化工作措施、强化督导检查;走访慰问到位、关心关爱到位、服务保障到位、志愿宣讲到位),“十项实事”取得显著成效,有效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。
一是走访慰问显尊崇。对全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进行普遍走访慰问,提供了价值2190.6万元的慰问物品。组织企业军转干部年度体检,在原有标准上,协调更加优惠的体检套餐价值达1000元,受到军转干部普遍欢迎。
二是优抚慰问全覆盖。对所有烈士遗属和60周岁烈士子女进行慰问,参加走访慰问的各级领导干部678人,慰问烈士遗属2426人,提供了价值90.3万元的慰问物品,让他们感受家人般的关心温暖。
三是帮扶送暖解急难。大力开展“真情送暖-关爱困难退役军人党员”资助活动,省、市、县三级基金会积极发挥作用,资助解决困难退役军人的燃眉之急。
四是短期疗养送温暖。对荣立三等功以上的优抚对象、建国前牺牲的烈士遗属、省以上最美退役军人和爱国拥军模范推出16期短期疗养计划,开展养生保健讲座、政策宣讲、文娱活动,让曾经“扛过枪、打过仗”的功臣们,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。
五是关心关爱解军忧。健全工作人员包联军休干部制度。与市中心医院等优质医疗机构合作,开通危、急、重症军休干部住院“绿色通道”;与社区医院合作,提供上门巡诊、送药到家等服务;与市总工会医院托养机构合作,提供日间照料、短期托养等服务。共提供上门服务200余人次,核销药费230人次,救护危重病人入院8人次,临终服务3人次。
六是天天敲门送幸福。号召社区干部、党员志愿者、退役军人等与高龄独居退役军人“结对子”5430个,灵活开展每天问候及买菜、洗衣服、代缴水电费、健康体检等代办服务5.6万余人次,将服务做到日常,让服务走进家中。
七是口述实录忆峥嵘。联合邯郸电视台创办《永不褪色》栏目,已播出111期,宣传优秀退役军人事迹。全市50余名老军人参加口述实录。大名县创建“英雄后代述征程”电视栏目,定期宣讲红色故事;永年区、肥乡区、魏县等县(区)组织参战老兵通过县级电视台或融媒体讲述英勇事迹;军休二所拍摄的《永远跟党走》——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片,由邯郸市委组织部推荐呈报省委组织部和中组部。
八是宣讲英烈颂英魂。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2600余个,全市30余名退役军人宣讲英烈事迹,宣讲50余场次,受众达2.5万人。临漳县开展“新时代好少年·红色记忆”活动,组织中小学生到陵园接受红色教育;武安市举行《太行忠魂--贺进烈士纪念文集》发行仪式和《永不磨灭的丰碑--追忆缅怀一心为民的好区长贺进烈士》专题片首映仪式,并组织部分机关干部和群众到贺进烈士陵园、贺赵烈士陵园祭拜革命烈士。
九是红色故事传基因。军休一所、军休二所分别组建了36人的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,离休干部孙殿武、于立嘉93岁高龄还坚持义务宣讲,今年已宣讲20余场次;市委党校退休军转干部段荣会,创办三所社区党校和三个社区讲堂,经常性开展红色宣讲活动。今年以来,全市各级老兵宣讲进学校、进单位、进陵园、进直播间近百场次,直接受众2万余人次,50余万人受到革命传统教育。
十是社会拥军惠军人。全市2420个商家加入“拥军志愿服务站”,为军人军属、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提供涵盖衣食住行、医疗、教育、就业、创业等全领域、全行业、全方位、全时段的服务,服务军人军属、退役军人等达数万余人次,让利129万余元。组织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并开展义诊、助力乡村等活动,活动4场次,参与党员50余人次,惠及群众1500余人次,投入资金8万余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