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石家庄市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,始终“把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好、为退役军人党员服务保障好、将退役军人党员作用发挥好”作为工作目标,坚持“严管和厚爱结合、激励和约束并重”的原则,大力激发广大退役军人党员不忘入伍入党的初心,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,践行奉献社会的使命,发挥退役军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生力军作用。
一、注重组织工作规范化,突出体系建设“有标准”,确保退役军人党员“拢起来”
一是组织设置规范化。建立健全区、街道(镇)、社区(村)三级退役军人党组织体系。选配政治可靠、责任心强的优秀退役军人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和委员。目前,全市共设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(站)党组织317个、城市社区功能型党支部319个,党员教育管理示范服务站54个。
二是关系转接规范化。打造“一站式”服务,实行先转接组织关系,后办理经济补助、退役金的工作程序,实现教育管理无缝衔接。以藁城区、裕华区为试点,全市推广为退役军人提供信息采集,档案移交,组织关系办理,保险关系接续,优待证办理等“一站式”“一条龙”服务,让退役军人只进“一扇门”,办好“所有事”。
三是制度机制规范化。在全市开展“一比双找四到六清”活动,对排查出的“口袋”党员,按照本人申请、提供材料、组织审查、上会研究等程序恢复党组织关系。针对三级党组织的不同职责,分类制定了两项制度性规范、明确了三级工作台账。
二、注重培训形式多样化,突出学习教育“有色彩”,确保退役军人党员“强起来”
充分运用现代技术,创新教育形式,丰富党员教育内容,突出“色彩”教育模式,呈现“五彩缤纷”的教育效果,全面提升退役军人党员整体素质。
一是传承红色基因。在全市开展“传承红色基因、缅怀革命先烈”主题党日活动,组织退役军人党员重温入党誓词,并在重要节日组织开展红色实践活动,更好弘扬爱国主义、传承革命精神。裕华区设置“有声党课墙”,内容包括军旅故事等1000余课,通过二维码实现“党课随身听”;建立“退役军人社区党校”,组织开展了“百场党课巡讲活动”。
二是增强技能本领。发挥“微党课”优势,缩短授课时间,避免党员“听觉疲劳”,提高学习质量;打造“移动电源”,将职业技能与工作实践相结合,将“技术党课”架设在云端,开展在工作现场,营造学以致用良好氛围。
三是营造学习氛围。借助微信群、小程序、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分享文章、观看视频、考试答题,满足退役军人党员多样化、自主化、便捷化的学习需求,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意识,提高学习成效。
四是弘扬正风正气。通过“三会一课”等形式,对好人好事、优秀党员、杰出代表等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宣讲,弘扬身边的正能量,让退役军人党员感受有所作为的光荣,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奋发成才的进取心。
五是永葆先进本色。依托党员大会、主题党日等开展警示教育活动,通过观看警示教育视频、深刻剖析典型案例、实地参观教育基地等方式,确保人人受教育、事事防在先,做到警钟长鸣,慎终如始。
三、注重日常管理精细化,突出服务发展“有作为”,确保退役军人党员“干起来”
探索教育管理新模式,注重抓日常管理,抓作用发挥,使退役军人党员平时管得住,关键时刻用得好。
一是激励式管理,让在职党员有劲头。对在职党员,以履职尽责为重点,实行激励式管理。设立党员先锋岗、党员责任区。同时,深入开展在职党员“双报到”活动,组织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在职退役军人党员干部下沉到农村、社区开展志愿服务,在服务群众一线发挥积极作用。
二是特长式管理,让无职党员有奔头。对无党员,以引导干事为重点,实行兴趣特长式管理。设立功能型岗位、便民服务岗位、民事调解岗位、环境卫生岗位、治安巡查岗位,开展退役军人党员“1 n”联系群众活动,为退役军人党员作用发挥提供便利平台。根据退役军人党员特长组建志愿服务队,引导他们走出家门、走进村(社区),变“居住圈”为“朋友圈”,形成了“退役军人为人民、退役军人得尊崇”的生动局面。
三是关爱式管理,让老弱党员有甜头。对年老体弱党员,常态化开展好“送学习上门”“送温暖上门”活动。在全市开展“大走访、大联络”活动,发放《服务手册》,把教育管理与困难帮扶结合起来,统筹使用退役军人关爱基金,对生活困难的或遇重大变故需要帮扶的退役军人党员,及时解困帮扶到位。为退役军人党员提供政策咨询、就业指导、帮助子女入托入学、申请公租廉租房和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等服务,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。
四、注重作用发挥最大化,突出建功立业“有示范”,确保退役军人党员“亮起来”
一是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,当好群众致富的“引路人”。抓实“选、育、管、用”四个关键环节,目前全市共有“兵支书”1035人,“兵委员”2518人。开设“不忘兵之初,戎耀兵支书——石家庄市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风采录”宣传专栏,利用局微信公众号、今日头条和局网站,大力宣传全市“兵支书”“兵委员”先进事迹,先后发布优秀“兵支书”故事80个。
二是发挥在急难险重中的攻坚克难作用,当好服务百姓的“贴心人”。引导退役军人党员发挥自身优势,在乡村振兴、应急抢险等一线建功立业,涌现出了一大批退役军人党员先进人物。全市有3人被评为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,9人被评为“河北省优秀退役军人”,多人被评为“优秀共产党员”“千名好支书”“最美退役军人”等荣誉称号。
三是发挥在基层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,当好社会发展的“带头人”。发挥功能型党支部作用,精心打造“老兵之家”,通过建立“老兵调解室”“法律援助室”“心理减压室”等功能活动室,寓“大疏导”“大化解”于“大服务”。在全市组建24支退役军人党员志愿服务队,有效激励退役军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
石家庄市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,坚持“严管和厚爱结合、激励和约束并重”,紧紧抓住发挥退役军人党员作用这个“牛鼻子”,下大力气优化组织设置、规范组织生活、创新培训形式、精细日常管理,取得了显著成效,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“有标准、有色彩、有作为、有示范”,始终走在全省前列,相关经验值得借鉴推广。
(领导小组秘书处)